/* Google Analytics */

2008年8月11日

Jim 返台渡假 台北同學聚餐


高經堯難得從美國矽谷回來, 赧Bird 又熱心地安排了一次同學聚餐, 八月九日在台北一起吃飯.

來了九個同學. 連家屬共14人加一個小Baby, 算算也是頗高的出席率.

謝啟昌五月份多一個小女兒,恭喜他,看來,我的女兒不會是我們同學裡最小的小孩了。

大家聊聊目前的工作. 赫然發現還在從事 IE 工作的同學, 只剩 Sophia 一個人. 其它有做人資, IT, PM, 土木工程, 行銷, 採購, 看來 IE 的彈性還真是廣泛. 前幾天與一位在大陸有工廠的老板聊天, 他還說在大陸都找不到 IE 的人才.

Sophia 提議大家明年一起去爬玉山, 她說: 「A班的畢旅─西阿縱走,一直是我永難忘的回憶。我想跟同學們一起玉山攻頂一定會更難忘。人家說身為台灣人,一定要去一次玉山,還沒去過的同學請踴躍參加;去過的同學請為我們一起參加!」馬上未經討論就分派工作給我們這幾個大男生. 有興趣的人趕快報名吧.

附上同學的合照, 蔡明宏全家四口也一起來了, 只是先離開, 所以沒有拍到.

2008年3月18日

[代貼]來自東海工工的邀約-5/17「工業工程趨勢與發展研討會」

各位系友您好~
 
        我是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的助教─鄭玉玲,母系為因應產業變遷,將於2008.5.17(六)舉辦「工業工程趨勢與發展研討會」,我們將邀請國內外系友一同回來分享,在此先將此訊息發布給大家,敬請各位系友將5/17(六)這各日子保留起來,待詳細的活動議程確定後,將再度發出邀請函,正式邀請各位系友參加,謝謝!
 
東海工工-玉玲
Tel;04-2359-4319轉137
 
 
 
 

2008年3月12日

寫部落格立言

最近幫一位前輩建置一個部落格, 格式大致與這個部落格類似. 他已經七十歲, 是一位醫師, 他說人生七十才開始, 他要以部落格來做『立言』的工作.
 
過去他曾經在報紙上寫過專欄, 熟悉中國與日本的經典, 並且對文化與音樂也有深入研究, 又是權威醫師, 有不少話想留給現在的年輕人.
 
寫部落格在現在網路時代已經是非常容易的事, 不像以前一定要透過報紙或平面媒體出版, 文章很容易就可以發佈給所有人看, 經由網路的機制, 搜尋引擎可以把對你的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吸引到你的部落格, 也可以經由現在很流行的書籤網站, 把最多人看的網頁標示出來, 只要文章內容吸引人, 就會累積讀者.
 
有些部落客說寫部落格可以舒解壓力. 又給人一些寫點東西的誘因.
 
不管是要立言或是要抒發意見, 在網路上寫些東西與其它人分享, 應該會是自我成就的一部份.
 
寫到這裡, 已經計劃新闢一個部落格, 可以談多一些東西, 這個同學會部落格, 也許也會因有一些新的題材.
 
各位同學如果想自己建一個部落格, 我也可以幫忙. 在工作20年後, 在生活上想必有不少心得, 何不說出來聽聽?

2008年2月25日

[代貼]2008開春同學聚會後記

[郝Bird寄來的文章及照片]


2008.2.16


戊子年正月初十,連續下了將近一個月雨,好不容易稍有停歇的時候,正好是大家約好舉辦開春同學聚會的日子。白天時台北的天氣還算不錯,不過接近傍晚時氣溫又降的很低,對於早上從陽光普照的高雄出發北上的我們夫婦二人,又像是經歷一次氣象變化的免費三溫暖,令人不禁感到天地氣候的威力。

稍晚抵達新北投捷運站福臨門餐廳,但因周遭停車位有限,故大家需花時間在找尋停車位上。晚上參加聚會的同學及家屬共有金大偉及蔡明宏一家四口、林永男一家三口、我們夫婦、以及謝昕龍、王晉姝、陳中財以及李俊台等。席間大家也對於各人的近況及工作的情形多所交流,對於工作間有相互關係或其他因素與同學較少聯絡的情形,也可以藉此機會多多瞭解及互動,所以對於參加的同學而言,應該都是或多或少有所收穫。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聚會所選的地點,是位於捷運站內的餐廳,主要就是想鼓勵大家多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不但可以減少開車停車的麻煩,也可以對減輕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貢獻心力,可以說是一舉數得,不過經詢問,只有阿財一人是搭乘捷運參加,可見政府及民間對於提倡環保仍需再加把勁!

從去年的畢業廿周年同學會、校友會到最近幾次的同學聚會,我深深感覺,畢業至今,雖然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事業及工作打拼,相聚的機會不多,不過一旦有機會相聚,大家又能很快的回到以前在校的情景一般,互相幫忙及鼓勵,我想這也是維持同學間情誼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吧!新的一年,祝福大家能有更多、更好的發展,如對同學會的舉辦方式有任何意見,也隨時歡迎來信多多指教!

敬祝 新春愉快

p.s. 過年期間接到陳經才及鄭達榮兩位同學的聯絡方式如下:
陳經才(Jeffrey Chin) jchin@giant-europe.com Giant(Holland)
鄭達榮(Tack Yong) tty2000@pd.jaring.my Jaring Comm.(Malaysia) 有空時可以多多和他們連絡!

2008年2月19日

另一個學長姊的部落格

東海第九屆的部落格:
 
 
, 大我們廿屆, 去年他們還辦了四十週年的同學會.
 
看來也是分散各地.
 
 

2008年2月18日

28屆學長的同學會網站

在網路上看到上一屆學長的同學會網站, 與學長姊較熟的人可以上去看一下他們的近況: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學系1986級畢業校友聯絡中心

2008年2月14日

2008年開春同學聚會

各位同學大家好,

先敬祝各位在戊子年都能心想事成,事事如意,鼠年行大運!

2008年開春同學聚會預定於2/16 (Sat.) 18:30 pm於新北投捷運站之福臨門餐廳舉行,可以參加之同學請於2/14前回覆參加人數(大人_人,小孩_人),以便安排訂位事宜。

福臨門餐廳資訊請參閱http://www.fulinmen.com.tw/

敬祝 新春如意

郝Bird

2008年2月13日

同學會部落格的功能

其實要讓這個同學會部落格要能發揮功能, 互動交流其實很重要, 它應該不是我一個人發表意見的地方, 我只是這個園地的園丁吧.

之前已經把搜尋功能修改完畢, 也開放留下意見的方式 (最早因為沒有加認證功能, 被外人摜了很多垃圾內容, 大約刪了3-4 千封意見吧 : (

因為大幅改版, 現在的 RSS 功能還不完整, 如果你還不知道 RSS 閱讀的好處, 可以看一下這裡, 簡單地說, 就是像看 email 一樣來看這個部落格的文章, 不用登入網站, 有文章才看, 現在的新聞媒體都有這個功能. 這個功能有空再把它修復.

我也邀了大家來成為作者之一, 可以在此自行發表文章. 目前為止, 除了代貼一篇文章, 還沒有太大成效.

從網站的流量統計, 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常會上來逛一下, 但因為一個人產量有限, 文章數不多, 希望大家多多參與, 才會讓這個同學會部落格熱鬧起來.

新春期間, 祝大家新年愉快.

2008年1月15日

部落格由來

奧古斯丁說:當你問自己能給世人留下什麼,或希望世人如何紀念你時,你才真正開始步入成年。

以前唸組織行為時讀到的馬斯洛五個心理層次,在 Linux 的創始人托瓦茲眼中,己經簡化成為:生存、社交、娛樂。並且認為 Linux 之所以今天成為一個如此龐大的系統,是因為有一個社群基於社交與娛樂的精神所創造出來的。

為什麼要做這個部落格,其實不外是想利用空檔時間,做點有趣的事,把玩一下網路的各種新的技術及應用,玩玩部落格、與同學交流、分享一些經驗。把分散在各地的同學串起來,談談畢業廿多年來的經驗,以及現在生活上的互動。

我可以為別人做些什麼?別人未來會如何記得我?現在不知道,但在工作與生活逐漸穩定,不再追求快速成長以後,才會有時間靜一靜想想。

隨手記下一些想法,也是一種生活的樂趣吧。

2008年1月8日

[代貼] 1/6南部同學聚會散記

郝 Bird 應邀把同學聚會的情形寄來, 全文及照片刊登如下:



絡了一個多月,好不容易湊到大家有空的時間,約在2008年伊始第一個星期日中午,於北高雄金閣屋日本料理餐廳,舉辦畢業廿周年之後的南部同學聚會。

準時到達餐廳,敬候同學的到來。不一會兒,遠遠看到林兄長禮前來。雖然是廿年未見,再見到面時,時間似乎並沒有在我們之間產生太大的變化,仍然是一眼就可以清楚的分辨出彼此。與長禮兄聊了一會彼此的近況後,張其德和林泰安兩家人陸續抵達。他們雖然分別遠從岡山和台南前來,但就像是約好了似的,幾乎同時到達,可見同學之間,雖然已畢業多年,還是相當的有默契。

隨後就進入本次聚會的重頭戲--吃。這次約的餐廳在高雄市雖然名氣不小,菜色及服務等方面也頗有一定的水準,不過對我們而言,主要的目的似乎並不是在於吃,而是聊天、敘舊,回憶當年在學校時的點點滴滴。席間在閒話家常中,長禮兄果然發揮IE的精神,從任職於盛餘鋼鐵的服務心得到生活周遭的許多事務,都能充分量化,精準掌握,另人佩服。其德兄也是廿年未見,現在與嫂夫人於岡山共同經營文教事業,春風化雨、悔人不倦,一雙兒女,活潑有禮,可以看見父母親照顧的用心。泰安兄則服務於經濟部楠梓加工出口區多年,為勞工事業單位及從業人員的勞動條件、安全檢查及勞工事務等貢獻心力,績效卓著。泰安兄特別提到當年林勝雄老師於RCA公司任職時之經過,至於之後罹病的過程,是否屬於職業災害的範圍,尚有待主事單位的努力,來加以釐清。

餐後一行人來到內人所開的服飾店參觀,由於高雄捷運的工作,已接近尾聲,敝人所服務的顧問公司,於農曆年後將進行人事調整,所以對於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可能將會有所更動。儘管如此,大家仍是相當珍惜難得相聚的機會,互相交流,並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在適當的地點,邀集更多的同學,召開更精彩、更多元化的同學聚會。

2008年1月4日

唸 EMBA

有同學要去唸EMBA,我把過來人的心得分享一下。

台大從1997年開始招收 EMBA在職專班的管理碩士,從那時時開始,台灣的EMBA還有各領域的在職專班就持續成長。我唸的是MBA在職組,可以說是EMBA的前身,與EMBA不同的是,你得和一般年輕學生上課,好處是,分組做作業時,可以有不同的貢獻,在職的同學提供實務經驗,在校的同學可以動手腳找資料,完成作業。但EMBA的同學,大家都是老鳥,在分組作業,可能就討不到什麼好處,不過因為要共同討論,同組同學之間可以培養不錯的感情,在工作多年後,難得可以在職場外,建立沒有比較少商業利益或公司政治介入的朋友關係。

剛入學時,商研所的教授就告誡我們這群老學生,雖然在企業界服務時是主管,可是到學校唸書,就得放下身段,做學生該作的功課。不過到唸完MBA,還是覺得最放不下身段的,反而是教授們,反正不管到那裡,這些教授都是受尊重的,大概很難體會做主管本來經常就要放下身段的。

去唸EMBA,相信很多人的考量,都是可以在這裡結交一些社會菁英,對往後的工作會有幫助,在學習管理學科的同時,建立更多的人脈,EMBA也的確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與管道,讓大家在學習之餘,還有一些社交,對未來的生涯可能有所幫助。記得課堂上有個教授提到一個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其實你去上一個哈佛的MBA課程,在入學前與畢業後,學生的能力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因為經過哈佛的招牌鍍金後,薪水便上漲了許多。所以真正的重點學校篩選的過程,只要是找到對的學生,以後就可以為學校增光,以後的學生也可以沾沾前人留給學校的光。

也因此,一些有名的學校,在招生時,便已考量未來學生的影響力,比如哈佛出了多位美國總統,或是國內著名的辜家少主,可以去唸賓州大學華頓學院,甚至國內一些有名的新系所,在博士班招生時即有一些默契,一半招收頂尖的學生,一半招收權貴的子弟,如此,一方面可以在專業領域裡有一些門路,同時也有好的畢業生建立知名度及影響力。

不過 EMBA 也所費不貲,一個學分可以到一萬元,要唸完國內的 EMBA少說要台幣六十萬學費,這還沒算入有些人是減薪或辭職去唸所損失的時間與機會成本。不過與到國外唸書的學費相比,這還是相當便宜,美國的學費大約是台幣一百萬以上,還得加上一兩年的生活費。有人選擇到中國唸EMBA,也是一種選擇,近幾年中國也有一些 EMBA 與國外名校合作,但學費也貴得嚇人,上海復旦與北京清華EMBA的學費都超過了一百萬台幣。

就我看,唸完EMBA的好處,第一是學習管理知識,第二是結交朋友,第三是多一個學歷,值不值得投資,就看個人的評估了。